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标题上面的蓝色字体“养阳长寿国医堂”再点击“   清代医家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列《用药如用兵论》为专篇,指出:“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因此,在临证用药时,必须认真细致,极端负责,全面权衡。除了严格遵守十八反、十九畏配伍原则外,还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用药宜忌

  由于药物皆有其适用范围,且药性不同,功用各异,因此在临证用药时,必须辨证施药,明确其宜忌。如麻黄辛温,能发汗平喘,宜用于风寒表实证,若表虚自汗,或肺虚咳喘则当忌用;赤石脂甘温涩,功擅涩肠止泻,宜用于虚寒久泻、久痢,若泄泻、痢疾病程较短,或系湿热证,则皆当忌用。中成药的运用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禁忌,如安宫牛黄丸用于热闭神昏证,若属于寒闭神昏者,则应禁用。特殊人群的用药宜忌尤当注意,如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用药要酌情减量,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尤其是一些毒性药物,不可久服和多服。婴幼儿患者中药的合理使用,一般需注意以下几点:①用药及时,用量宜轻;②宜用轻清之品,因小儿脏气清灵,对大苦、大辛、大寒、大热、攻伐和药性猛烈的药物皆应慎用;③宜佐健脾和胃之品;④宜适时佐用凉肝定惊之品;⑤不宜滥用滋补之品等。还应结合物理、化学等相关检查明确用药宜忌,如肾功能不全时,对于肾毒性较强的药物,如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巴豆、土荆芥、苍耳子、斑蝥、蜈蚣、蜂毒、雄黄、朱砂以及含马兜铃酸的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均应忌用;肝功能不全者,对已知有肝毒性的中药或中成药,如黄药子、苍耳子、千里光、雷公藤、棉花子、艾叶、蓖麻子、苦杏仁、广豆根、北豆根、石榴皮、地榆、鱼胆、蟾酥、斑蝥、蜈蚣、朱砂、雄黄、密陀僧、铅丹等,应尽量避免使用。

  二、慎重妊娠用药

  无论从用药安全角度,还是从优生优育角度,妊娠用药都是应当慎重对待的。在妊娠禁忌药中,依据其对妊娠危害程度的不同,近代临床多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禁用类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或堕胎作用较强之品,如大戟、甘遂、芫花、巴豆、牵牛子、商陆、砒霜、斑蝥、蟾酥、轻粉、雄黄、水银、干漆、三棱、莪术、水蛭、虻虫、川乌、草乌、马钱子、藜芦、胆矾、瓜蒂、麝香等。慎用类主要是泻下药、理气药、化瘀药、温阳药中的某些药物,如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枳实、枳壳、川牛膝、川芎、桃仁、红花、姜黄、牡丹皮、附子、肉桂等。一般而言,禁用类药物,不能使用。慎用类药物,可根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原则,视孕妇患病的具体情况,斟酌使用。但应准确辨证,恰当的炮制和配伍,并严格掌握剂量与疗程。如无特殊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三、严格药物用量

  药量不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尤其是包括药量间的配伍比例。特别是应用经方,一定要合乎经方药量之间的比例法度。《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的经方,因药味少而精,药量配比法度谨严,出神入化,疗效肯定,可重复性强,而被历代医家所公认。在上述的“选方”内容中,药量加减变化的比例已举例说明,这里仅简要介绍确定药物用量的要点。①依据药物性能定量:凡有毒、峻猛的药物用量宜小,如巴豆、大戟、甘遂、乌头等。质重的药物用量宜大,如石膏、龙骨、牡蛎、代赭石等。质轻的用量宜轻,如辛夷花、蝉蜕。芳香类药物用量宜轻,如藿香、丁香、檀香等。有的药因用量轻重不同,而作用各异,如防风轻用升阳,重用则发散。②依据病情轻重定量:病情较轻或慢性病,用量宜轻。病情深重,或顽固难愈,用量宜重。③依据配伍、剂型定量:一味单用,用量宜重,复方配伍,用量宜轻。方中主药用量宜重,辅药用量宜轻。汤剂用量宜重,丸散剂用量宜轻。④用量因人而异:老年、体弱、女性、儿童用量宜轻,男性、体壮、年轻用量宜重。

  四、选择服药时间

  《黄帝内经》要求医者顺应天时而调理血气,谓“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提示无论用针用药,都必须随时间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否则,将会引起不良的后果。《神农本草经》提出不同病位病证的服药时间与饮食时间的关系:“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一般说来,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滋补药宜食后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临卧服;对胃肠有刺激的,亦应食后服。急性病、重病则不拘时服,慢性病应按时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十枣汤服在平旦,鸡鸣散服在五更。这些服药时间,对提高疗效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五、斟酌服药方法

  《医学源流论》曰:“病人之愈与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说明不仅选对方药很重要,如何用药也是能否治愈疾病的重要环节。

  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因病位不同,而服药方法各异。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根据《黄帝内经》“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的制方原则,首先提出了不同病位的不同服药次数:“肾肝位远,数多则其气缓,不能速达于下,必大剂而数少,取其迅急,可以走下也。心肺位近,数少则其气急,不能发散于上,必小剂而数多,取其气宜散,可以补上也。”《古今医统大全》所强调的“病在上者,不厌频而少;病在下者,不厌顿而多。少服则滋荣于上,多服则峻补于下”,尤为言简意赅。《伤寒论》中每个方剂都有服药次数之嘱,如用治表证的方剂,多分三次服,强调一服汗出者,止后服,再服不汗者,可缩短给药时间;治疗咽痛的方剂则多次少量服,如猪肤汤“温分六服,少少含咽”,苦酒汤“少少含咽之”。治疗危急病证,多采用大剂顿服以抑制病势,如攻逐水饮的十枣汤要“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服大小承气汤“下,余勿服”“若更衣者,勿服之。”葶苈大枣泻肺汤、大黄牡丹汤、大黄甘遂汤等的“顿服”,则都是突击给药,力求速去其邪而勿伤其正。

  服用方法还应根据病性和药物的特点而定。如治疗寒证药宜用热服、温服;治疗热证药宜用凉服。但若病情严重,又应寒药热服,热药冷服,以防邪、药格拒;服药呕吐者,宜佐用少量姜汁,或先服姜汁,亦可采取冷服、小量频服的方法;服峻烈、毒性药物时,宜从小剂量开始,中病即止,以免中毒和损伤正气;危重患者宜少量频服,或取鼻饲给药法等。上述说明,服药次数,须根据病情轻重、病位的不同和药力大小而定。一般而言,服用汤剂多为一日1剂,分2~3次温服。也可根据病情需要,一日只服1次,或一日服数次。

  六、善于药后调摄

  服药后的调摄不仅直接影响着疗效,而且关系到疾病的康复。如《伤寒论》桂枝汤的服法为“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一般服解表药应取微汗,不可大汗,亦不能汗出不彻。服泻下剂后,不宜进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脾胃的健运。药后调摄尚应注意饮食的宜忌,如水肿者宜少食盐,消渴者忌糖,肥胖者慎食油腻,阴虚证慎食辛辣等。此外,汗后避风,以及慎劳役,戒房事,调情志等,皆为药后调摄的重要内容,应辨证调摄。

  七、提倡药食并用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古代“毒”“药”不分,“毒”一般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这种偏性以偏纠偏。此处的“毒”是指药物作用的强弱,提示用药物治病,要掌握适当的度,以避免药物的偏性。即使谷肉果菜食养扶正,也不可用之过多过久,同时提出了“食养”,使之康复。古代许多医家都提倡“祛邪用药,补养用食”。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明确提出:“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又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食物的辛甘苦酸咸为五脏所属,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重要影响,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认为:“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肉果菜”类“食养”,应选择药、食两用之品为主,并使之尽可能口感好,即使与中药材同用,也要注意药物性味的选择,通过与食物的调配而成为美味可口的药膳。

  这些药食并用之品的运用仍应遵循“辨证施食”的原则,使它们之间的作用互相补充,协调一致。药膳有别于普通饮食,应用时应注意食疗中药材的宜忌、选料与加工、烹调技术等,尤其要注意食疗中药材的性味。如山药、大枣、蜂蜜、饴糖等甘味食疗类,具有补养、调和等作用,可广泛用于虚证的辅助治疗;生姜、大蒜、大葱、小茴香、核桃、羊肉等温性食疗类,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可用于寒证的辅助治疗;乌梅、石榴等酸性食疗类,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可用于久泄、久痢等的辅助治疗;绿豆、藕、西瓜、梨、荸荠、马齿苋、菊花等寒凉性食疗类,具有清热泻火作用,可用于热证的辅助治疗。“食饮有节”是中医学重要的养生原则,食疗同样应当“有节”,应酌情适量服用,不可急于求成。

  八、配合食物“忌口”

  在服药期间不宜吃某些食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食忌”。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辛辣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也应根据病情的不同,对饮食禁忌有所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动物内脏;肝阳上亢患者应忌食辛温助阳之品;脾胃虚弱患者应忌食肥腻、冷、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羊肉等腥膻发物及刺激性食物。

  九、适当运用“药引”

  药引,又称引药,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具有“向导”之意。其在方剂配伍中具有引经报使、调和诸药、消除毒性、增强疗效、矫味等作用,是中药方剂配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临床常用药引如生姜、大枣、黄酒、葱白、灯心草、粳米、蜂蜜、食醋、红糖、食盐等。其具体运用,有按功效分者,如清代张介石《资蒙医经》云:“酒入药为引者,取其活血引经;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和胃;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补血健脾;龙眼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水;灯心入药为引者,取其得睡神归;葱白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诸邪勿注;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心养胃和脾。”有按经络分者,如张洁古《珍珠囊药性赋》云:“从经络分,手少阴心经有黄连、细辛;手太阳小肠经有藁本、黄柏;足少阴肾经有独活、知母、肉桂、细辛;足太阳膀胱经有羌活;手太阴肺经有桔梗、葱白、升麻、白芷;手阳明大肠经有升麻、苍术、葛根、白芍;足阳明胃经有白芷、升麻、石膏、葛根;手厥阴心包经有柴胡、牡丹皮;足少阳胆经有柴胡、青皮;足厥阴肝经有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这些用药经验虽然角度不同,但均系辨证而施。用药引还需与主方功用一致,同气相求,方可增强疗效。

  十、重视外治疗法

  内治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完备,外治亦然。清代吴师机著《理瀹骈文》集古代外治技术之大成,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讨,初步完善了外治理论,申明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学的内病外治疗法,通过人体体表、孔窍、穴位等施以不同制剂的药物或者物理治疗,以调节机体的功能来治疗“内病”,具有作用快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操作简便、取材容易,直接观察,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不失为提高疑难病疗效的重要举措。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给药方法,除了常用的口服汤剂外,药物外治疗法的内容亦甚为丰富,种类繁多。常用剂型如外用膏剂、散剂、锭剂、栓剂、酒剂、酊剂、贴敷剂、油剂、气雾剂、膜剂、离子透入剂、注射剂等。其中仅常用的贴敷剂就有泥剂、浸剂、散剂、糊剂、饼剂、丸剂、锭剂、膏剂(煎膏、药膏、膏药)等。非药物外治疗法尚有针灸、推拿、挑割、刮痧、捏脊、指压、拔罐、竹筒、牵引、结扎、埋藏、放血、咂吸、冰敷、水疗以及针刀等。在给药途径方面,如滴耳法、吹耳法、滴鼻法、吹鼻法、滴眼法、擦牙法、烟雾法、舌下含化法、脐部给药法、熏蒸浴洗法、肛门给药法、阴道给药法等。这些极其丰富的治疗方法、剂型、途径,是中医临床的一大优势。

  十一、掌握煎药技巧

  中药汤剂是传统中药剂型之一,因其用药灵活,针对性强,疗效确切,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而使其得以长期、广泛运用。《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说明煎药之法对提高临床疗效至为重要。若煎药方法失误,不论处方用药多么精当,终将功亏一篑。

1器具

  传统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宜。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少。应忌用铁锅、铜锅等金属锅,因为这些金属易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可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现代中药煎药机的问世,大大方便了中药汤剂的临床运用,其生产的袋装药液抗挤压,不易破损,服用比较方便,每包药液可在常温下保存10天左右,外出携带更为方便,服药时只需将药包放进热水内浸泡约10~20分钟即可饮用。

2用水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水量一般为第一遍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cm为宜,第二遍用水量以水淹没过饮片约1cm为宜。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如果草、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

3浸泡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冬季浸泡时间可以长些。外感祛邪药物浸泡宜短,滋补药物浸泡宜长。一般以花、叶、茎为主的药物浸泡30分钟左右;以根、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约浸泡40分钟左右;以动物为主的药物可浸泡60分钟左右。

4火候与时间

  一般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至于煎煮火候与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对质地轻、具有升散、易挥发的药物,如花、茎、叶等,武火煎沸后改文火煮10分钟即可。对质重、具有沉降、滋补类药,如根、块、矿物质等,武火煮开后,文火慢煎30~50分钟。也有单纯用急火或慢火煎者,或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泡服、冲服等,均应遵医嘱。

5次数

  中药煎煮一般要煎2次,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可再煎3次。

6取汁

  汤剂煎完后应及时趁热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在最后一次煎煮时,趁热将药液滤出后,再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或用专门器具,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一般而言,中药的煎出量应保持在~mL。

  此外,《伤寒论》尚有“煮后去滓再煎”法,即煎煮药物取汁后,把药渣滤出,然后再将药液加热浓缩。《伤寒论》“煮后去滓再煎”的方剂共7首,包括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这7首方剂皆属于和解剂,均具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和解枢机之功效。通过“煮后去渣再煎”,使其更好地发挥寒热并调、和解枢机作用,以达“调和至中”之目的。临床观察表明,此“煮后去滓再煎”法,对提高柴胡证、脾胃湿热证的疗效,具有重要价值,足资临床借鉴。

导读:自汗、盗汗的形成,有阳虚和阴虚两个方面,非为“阴失其守”,则属“阳虚不固”,总属阴阳失调之故。如何调治?一起看看文章吧!

汗为人体阴液所化,藏于心,源于肾。汗出,是心阳鼓动,阳盛乘阴,迫使心液由肤腠而出的结果。

《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

正常生理活动情况下,人体有时由于饮食辛热,运动和天气炎热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偶尔或长时间的汗出,这时只须补充适当的水盐,是不会给人带来疾病的。

如果汗泄无度,使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影响,并出现一些相应的全身症状,则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汗证分自汗、盗汗、战汗、脱汗及黄汗等几种,主要因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所致。本篇主要将杂病中有关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与证治加以探讨。至于伤寒的表实无汗,中风的表虚自汗,不在此限。

1

自汗和盗汗的病因病机

自汗、盗汗,实为临床杂病中所常见的一种病证,常和心悸、失眠、眩晕、耳鸣诸症并见。亦常出现在虚劳、痨瘵、失血证、妇人产后血虚等病的发病过程中。

有关本病的病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来自天地间的火热之气;

②七情内伤郁积之火;

③房事不节,劳倦过度,伤阴损阳;

④伤之饮食不节和嗜食酒醴辛辣;

⑤过服或误用辛发散药物;

⑥亡血失精,大病伤阴,阳无所附;

可见自汗、盗汗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张景岳说:“如遇烦劳大热之类,最多自汗。故以饮食之火……劳倦……酒色……,皆令人自汗。”

在病机上,景岳认为:“自汗属卫气不固”、“盗汗属阳气亢盛”、“如腠理不固,卫气之所司也……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阴虚者阳必凑之,故阳蒸阴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

由此可见,自汗、盗汗的形成,有阳虚和阴虚两个方面,非为“阴失其守”,则属“阳虚不固”,总属阴阳失调之故。

2

自汗、盗汗发病的有关脏腑

“汗为心液,肾主五液”,是以自汗、盗汗一症,多为心肾之病。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张志聪解释说:“心主血,汗乃心之液”,可见血汗同出一源。

《素问·水热穴论》曰:“勇而劳甚则汗出”。《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病者……寝汗出憎风”。说明病理之汗,往往直接关系到心肾。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肺脉……缓甚为多汗。《灵枢·本脏篇》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叶天士云:“肺主气,属卫”。由此可见,自汗的形成与肺气之强弱、卫气之盛衰也有较密切的关系。

《素问·经脉别论》还提到:“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这说明自汗、盗汗的发病,直接关系到心、肾,同时和肺、脾(胃)等脏腑,以及卫气有关。

3

自汗、盗汗的辨证和治法

自汗和盗汗,临床上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昼发汗出(炎热酷暑除外)动则益甚者,为自汗;如寐则汗出,寤则汗收者(婴儿除外),为盗汗。

在辨证方面,前人有不同看法的,如林珮琴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而张景岳则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自可见矣”。

前人之论,虽各执一见,但总以全面辨证为凭。

有关自汗、盗汗的治疗问题,前人论述很多,一般均认为,阳虚治宜补阳,卫弱者,兼以实表;阴虚治宜滋阴,热盛者,兼以清火。

此外,李中梓又提出按脏腑虚实来辨证治疗,主张“肺虚者益其皮毛,心虚者益其血脉,肾虚者助其封藏,脾虚者则壮其中气,肝虚者禁其疏泄”,亦属至论。

现将自汗、盗汗的辨证施治规律总结于下。

1按表里、阴阳辨证论治

寤时汗出

动则益甚

自汗

表阳虚—恶风,周身酸楚—益气实表—黄芪建中汤加浮小麦

里阳虚—恶寒,身重,无热—温里敛汗—参附汤、术附汤

表里气血俱虚—汗出不已,肢重体倦—温里益气实表—芪附汤加人参

肺胃热甚—濈然汗出,身热口渴,烦躁—清里泄热—白虎汤

寐则汗出

寤则汗止

盗汗

阴虚火旺—口干,潮热,咽痛,便结—养阴清火—当归六黄汤加减

阴阳两虚—心悸失眠,气短神疲,肢冷—助阴扶阳,气血双补—人参养荣汤加减

2按发病脏腑辨证论治

五脏

脉证

治法

方药

阴虚

盗汗,心悸,怔忡,失眠,烦热,劳心则甚,脉细弱

养心宁神

天王补心丹

阳虚

自汗,有时怔忡,脉虚舌淡,少苔

益气扶阳

保元汤加浮小麦

阴虚

腰痛,腰膝无力,寐则汗出,骨蒸内热,头昏,耳鸣

滋阴降火

当归六黄汤去芩连加五味、龟板等

阳虚

漏汗不已,手足逆冷,腰痛,背恶寒,面色晄白,阳痿,多尿

温肾壮阳

桂附八味丸加人参、鹿茸

阴虚

咳嗽、咽干、痰中带血,盗汗,脉细数

益肺养阴

百合固金汤或月华丸

气虚

汗出,洒浙恶寒,声低气短,少气懒言,咳嗽

益气固表

黄芪六一汤加人参、麻黄根

阴虚

头昏目眩,梦遗,盗汗

柔肝潜阳

七宝美髯丹加减

阳虚

自汗多,手足逆冷,面黄青灰,自不欲视,筋骨懈怠

补脾养肝

黄芪建中汤去生姜加当归、桂心

阴虚

手足肌肤热,善饥,大便干结,汗多,遇劳则甚

滋补脾肺

生脉散加山药、玉竹、莲米、大枣

阳虚

四肢倦怠,神疲,少气懒言,便溏,自汗

温补脾肾

术附汤加炒干姜、煅龙骨

3脏腑用药

阴虚

可重用:柏子仁、生地、当归等

可重用:熟地、龟板、黑大豆等

可重用:白芍、乌梅、酸枣仁、牡蛎、五味子等

可重用:阿胶、五味子、沙参、麦冬等

可重用:玉竹、山药等

阳虚

可重用:肉桂、附片等

可重用:附片、鹿茸、枸杞、肉苁蓉

可重用:龙骨、山萸肉等

可重用:人参、黄芪、白术等

可重用:白术、大枣、扁豆、茯苓等

总之,自汗、盗汗之症,重在识别阴阳,分清虚实,治阳虚以益气实表为要,治阴虚则以养阴护津为主,日久出现阴阳两虚者,则当阴阳双补。

若虚实夹杂者,又当辨证而治,如阴虚热盛汗出者,可选当归六黄汤治之。我认为这些法则是临床上所必须掌握的。

4

病案举隅

病例一:

刘××,男,35岁,年11月8日初诊。

主症:盗汗一年余。

病史:一年前开始出现盗汗之症,伴咳嗽,痰中带血,近来盗汗加重,甚则寐后汗出如洗,湿透衣被,伴头昏,心悸,耳鸣,遗精之症。

诊察:形瘦颧赤,脉细而数,舌红少津。证属阴虚盗汗。

治法:滋养肺肾,益津敛汗。

方药:熟地15克,炙龟板30克,五味子6克,麦冬6克,沙参15克,金樱子15克,芡实15克,女贞子15克,杏仁12克,炙麻黄根6克,煅龙骨6克

上方服三剂而汗止,再进三剂遗精亦止,诸症减轻。嘱继服养阴之剂善后。

病例二:

李××,女,12岁,年5月15日初诊。

主症:自汗出一周。

病史:十天前发烧,经治疗后烧退而汗出不止,动则益甚,饮热汤亦然,伴短气,纳呆,肢冷。

诊察:面黄消瘦,脉极无力,舌苔薄白。证属阳虚自汗。

治法:扶脾助阳,益气敛汗。

方药:党参9克,炙黄芪9克,制附片6克,大枣3枚,炙甘草6克,杏仁6克,炒二芽各9克,紫菀4.5克,神曲3克,炙麻黄根4.5克。二剂。

服上方后,汗出大减,继服四剂,而汗止。精神、食欲均恢复正常。

按语:

1.根据自己从事临床实际工作的体验,总的来说,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一般是不难辨别的。

2.对自汗、盗汗的治疗,只要我们认真辨别其为阴虚还是阳虚,并进一步明确其发病脏腑,探本求治,往往能收到预期效果。

3.盗汗之症以阴虚为常见,因此,在治疗时除以益阴药物为主之外,可以适当配伍一些收涩敛汗之品。

古谓麻黄根能用于治自汗,而张景岳也主张用于治盗汗。个人临床体会,对本病若加用麻黄根,往往收效良好。但麻黄根性温,阳虚甚者当慎用。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养阳长寿国医堂平台无关,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白殿疯病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tonge.com/mtzy/677.html